《戰國故事》讀后感500字國欲強,需圖變;人欲顯,需自薦。
戰國時期七雄并立,你方唱罷我登場。
無一例外的是,強勢國家的登場,往往伴隨著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。魏文侯用李俚進行變法,讓魏國率先稱霸;后來的趙國、楚國、齊國、秦國皆因變法而強。其中書中提到的商鞅變法最為有效也最為持久,它讓秦國強大到獨霸戰國,強大到縱使其他六國聯合,也因畏懼而同力不同心。雖然商鞅得罪了很多人,連秦孝公的繼任者秦惠文王都下令對商鞅處以極刑,但是秦惠文王看到了變法的成效,也沒有廢除變法,可見商鞅變法的功績得到了肯定。
一個國家能因變法而強大,而一個人若想展現才華,要么需要遇到伯樂,要么就需要自己做自己的伯樂。如無推薦,便是金子埋于黃沙之下、寶玉藏于堅石之中。俗話說“求人不如求己”,典型的之間故事如毛遂自薦已是廣為人知,在趙國危難之際,毛遂敢于自我推薦,并且成功出使楚國,用精辟有力的言辭說服楚王,讓楚王出兵解趙國之圍。很多人被毛遂這份自信所折服,而他背后的能力和擔當更是讓人贊嘆。只不過,一個國家有人臣如此,在國家危亡之際才有機會顯露頭角,不知是幸運,還是可惜了。
再往深處看,無論是國之變法,還是人之自薦,都需要本身有極強的能力。唯有不斷學習、提升自己,才能打造自己的金剛鉆,攬下能夠施展大才的瓷器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