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 網站首頁 | 睡前故事 | 童話故事 | 校園故事 | 勵志故事 | 民間故事 | 成語故事 | 笑話故事 | 經典故事 | | ||
![]() |
||
|
||
|
|||||
《肖申克的救贖》讀后感1000字 | |||||
作者: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數: 更新時間:2023/9/24 ![]() |
|||||
體制化下的自由——《肖申克的救贖》讀后感1000字: 所謂體制化,誠如書中所說:“剛入獄的時候,你痛恨周圍的高墻。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。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。”肖申克監獄便是這樣一種體制。于是囚徒可被劃分為兩類——被體制化的人與不被體制化的人。成為前者輕而易舉,而做后者又談何容易? 在我看來,斯蒂芬·金所極力想表達的主題應當是自由,體制化下的自由。“心若是牢籠,則處處為牢籠。自由不在外部,而在于內心。”肖申克監獄里的大多數,包括獄警在內,都是不自由的。而安迪,“一只注定不會被關在牢籠里的,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的鳥兒”,心向自由,從未放棄過希望,用十九年挖隧道,最終成功越獄。 若故事僅僅只此,那這本書似乎難以成為經典,不過是一碗包裝過的雞湯:“堅持換來成功”。而安迪也不過是個經歷了不幸后又再度被命運垂青的幸運兒,或者說是個幸運的強者。 誠如書中所說:“強者自救,圣者渡人”真正讓我有所觸動的是以下幾個細節:安迪不顧一切地在監獄的喇叭里放《費加羅的婚禮》,感動了所有囚徒;修屋頂的時候,他為大家爭取來啤酒,他不喝酒,微笑卻帶著巨大的幸福;安迪堅持寫信,為監獄圖書館謀得資金添置書本。自由,以及對自由的不懈追求,在這些細節中得以彰顯。安迪在保有內心的自由時,仍不忘將自由的甘霖灑向眾人。縱使他確實曾經謀殺妻子,縱使他幫助獄警們減稅,安迪使得自由成為廣義的眾人的自由,那他便已是黑暗中的一道微光了。 然而圣者,強者終究是少數。自由面前,更多的人們紛紛選擇禁錮。在監獄圖書館呆了五十年的布魯克斯,為了不被假釋,竟然想通過傷害獄友來達到留在監獄的目的。布魯克斯得到了身體的自由,卻終于沒有能夠擺脫對自由無法適應的困境,懸梁自盡。睿智如瑞德,在出獄之后也悲哀地發現,自己竟然連上廁所都忍不住要向經理報告。他也考慮如何違規以便回到監獄,甚至考慮與布魯克斯一樣離開。很奇怪吧,自由本來應該是人們向往和追求的東西。可是布魯克斯們卻早已經被監獄的規則之下規則了自己,他們需要規則,需要秩序,如果沒有它們,甚至無法生存。 那么,為何安迪只能是孤獨的少數人呢?我想,應當是因為“怯懦囚禁靈魂,希望還人自由。”而希望,在肖申克監獄里,就像是陽光下的那罐啤酒、高墻下陰影之外的陽光,是奢侈的,大多數人怯而不得的。在瑞德們的眼中,希望是痛苦的根源,因此他們可以麻木地茍且生存,讀后感不由得想到《吶喊》中那“一屋子沉睡的人”。而在安迪的眼中,希望是美好的,許是人間至善,同時他也相信著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。而信念的堅定不動搖又是何等困難呢?更何況是在難以汲取希望的黑暗之下!由此不由得自省生命的狀態,生命歸根到底是一種選擇。 我們汲汲于生,或汲汲于死。但不論何時何地,只要希望的啟明星在天空閃爍,自由的晨曦就照耀著人生。作者:張涵雯 |
|||||
童話故事錄入:admin 責任編輯:admin | |||||
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站長 | 友情鏈接 | 版權申明 | 網站公告 | 管理登錄 | | 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