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 網站首頁 | 睡前故事 | 童話故事 | 校園故事 | 勵志故事 | 民間故事 | 成語故事 | 笑話故事 | 經典故事 | | ||
![]() |
||
|
||
|
|||||
《甘雨胡同六號》讀后感1000字 | |||||
作者: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數: 更新時間:2023/6/30 ![]() |
|||||
《甘雨胡同六號》讀后感1000字! 十四年前,我協助錢谷融先生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選十卷本《中國現代散文選》,寫信向南星先生(1910-1996)請教,他在1996年1月13日為我寫下了一份簡歷: 杜南星(一九一〇年生)。簡歷: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(一九三六年)。貴州花溪清華中學英語教師(一九四七年)。貴州大學英語系教授(一九四七至一九五一年)。北京國際關系學院英語系教授(一九五一至一九七〇年,一九七一年起退休)。著作:詩歌《石像辭》、《離失集》、《哀怨集》、《甘雨胡同六號》、《三月四月五月》。散文《松堂集》。翻譯《尼古拉斯·尼克爾貝》,狄更斯著長篇小說,與王辛笛、徐文綺合譯,上海譯文出版社印刷中。《一知半解》,溫源寧著名人剪影,湖南岳麓書社版。《女杰書簡》,奧維德著詩簡,北京三聯書店版。《清流傳》,辜鴻銘著論文,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版。 這份“簡歷”確實有點簡略,南星未提到他是河北懷柔(今屬北京)人,原名杜文成,除了最常用的筆名南星,還有林棲、石雨等筆名;未提到他上世紀40年代初任北京大學文學院英文系講師,曾與詩人路易士(紀弦)等合編《文藝世紀》;也未提到他曾與詩人辛笛、金克木等過從甚密,等等。盡管如此,“簡歷”已大致勾勒了他的文學生涯,證實了他詩人、散文家、翻譯家的多重創作身份。寫下這份“簡歷”九個月后,南星先生就溘然長逝了。 南星自撰“簡歷”中有個誤記,把散文集《甘雨胡同六號》誤作詩集了。我也是見到了原書才發現的。《甘雨胡同六號》1947年3月北平文藝時代社初版,是他繼《蠹魚集》(1941年2月北京沙漠書報社)和《松堂集》(1945年4月北京新民印書館)之后的第三部散文集,也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。此書雖然出版時間最晚,卻是最少見的。 南星上世紀80年代因翻譯溫源寧的《一知半解》而聲名鵲起,其實,他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有文名。他首先是位詩人,其次是散文家,然后才是翻譯家。他對我說過“在散文方面我并無成績可言,不過還算是有些興趣而已”,這是他的自謙。他不但是“京派”散文名家,就是放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散文史上,也是獨樹一幟的。我喜歡他的散文,他的文字清新婉約,流利可誦,尤擅長在千字上下的短小篇幅中營造出憂郁的氛圍,深長的意境,引人遐思。 這本南星的散文小集,除了收入《甘雨胡同六號》全書外,還增補了南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一些集外散文和評論。其中《寒日》原有四則,第三、四則已分別以《宿舍的主客》和《山城街道》為題編入《甘雨胡同六號》,故不再在“集外”部分重出。悱惻動人的《憶克木》是個例外,此篇初刊1939年3月《朔風》第五期,已經編入《松堂集》,修改稿又在1945年2月《文藝世紀》第一卷第二期重刊,故仍以修改稿收入本書。 我早就想為南星先生編選散文集了。許許多多文學成就遠不如他的作家,早已出版了選集、文集乃至全集,而他直至去世,無論詩集還是散文集都未能重印或新編出版,文學史家也未對他的詩文給予應有的關注,實在是件遺憾的事。這本《甘雨胡同六號》雖然只是戔戔小冊,畢竟是他的散文風貌的首次展示,我為他多年的愿望得以實現而感到欣慰。 |
|||||
睡前故事錄入:admin 責任編輯:admin | |||||
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站長 | 友情鏈接 | 版權申明 | 網站公告 | 管理登錄 | | |||
|